徐建庆:《静悄悄的教育变革》读后感
读了《静悄悄的教育变革》这本书,获益匪浅。其中第172页的内容引起了我的思考。“我们常常讨论什么是好的教育,大数据使我们可以用不同的视角去看这件事情”。
从工业社会的教育角度,考核的主要是数理化,不需要你过多发挥主观能动性,不需要你创新,拿着丁字尺会计算高度就行。当时强调大批量、标准化生产,把一个一个具体的人,抽象成一个具体的特征,符合这个特征的才是符合未来发展方向的,不符合这种特征的,我们就想办法把它去掉。所以工业化时代的教育,在这种高度抽象和具像化的过程中,人性被抽离。随着大量重复的标准化的工作被机器所代替,被数据所代替,人类面向创新社会的时候,原本被我们忽视的个性,那些人和人真正不同的技能,才得到关注。现在,我们更需要的是懂社会、会合作的人。随着人类社会从工业化向信息化迈进,全世界都朝着创新社会、信息社会和个性社会发展变化,如果中小学教师还指望把标准化的东西教给学生,对教育是非常不利的。
现在的学生要面对将来的生活、将来的社会,所以,学校教育要回到人本身。将来的社会由于互联网的发展,给了学生发展个性的机会,他们可以自由选择自己的朋友圈,现代社会需要的人是多种多样的,而为工业化文明配套的人才标准已不能适应这个社会。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恰恰是过去产生的那些所谓的"不好"的学生,他们不愿意被工业化的教育方式所校正,或许更适应现在和未来的社会。这在教育学上意义非常大。说一个非常简单的例子:那些所谓学习不好的孩子,如果他们在某些方面有一致的特长,把他们组成一个学习小组,或者组成一个学校,你再看他们的表现,远远不是现在这样。
所以作者认为,小型化、专业化、个性化将是未来人才培养的主流方向。因此,现代社会中好的教育,要提倡“学校即生活”。现在不是学什么知识的问题,而是要适应多大的群体社会的问题。
我们教师要时刻反思以下几个问题一起共勉:
1.学生在教师所教课程中学到了哪些10年不过时的知识?
2. 教师在所教课程中给予了哪些20年不过时的技能?
3. 学生在教师所教课程中体验到了哪些30年都难以忘记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