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理论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教师频道 >> 教研理论 >> 正文

中学课题申报及开题中的常见问题与对策

作者:钱胜     来源:人大基础教育期刊社     发布时间:2024年02月22日     点击数:


  因工作原因,笔者常受邀参加一些课题申请书撰写的指导工作或参与课题开题论证,其间发现研究者的一些共通性的问题:比如,如何拟定课题的名称,这显然对于课题研究非常重要,但这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用科学的方法来拟定和检验;又如,课题申请书和开题报告有什么区别和联系……笔者试对上述问题做出解答,供同行参考并指正。

一、课题名称非问题

  做课题研究就是要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最终解决问题,而实际情况是很多课题名称不能成其为研究的问题。例如,题为“中学化学教材插图研究”,晃眼一看很有研究价值,但深究则发现,此课题名称根本就没有提出问题。因为“中学化学教材插图”只是研究的材料,而不是研究的问题,此课题想通过教材插图来做什么研究呢?不得而知。若把上述课题名称改为“中学化学教材插图在教学中的运用研究”,则有非常明确的指向,即本课题是研究插图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如何运用,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及如何来化解困难等问题。

  怎样用简单的方法来判断课题名称是否指明了研究的问题?把课题名称从陈述句改换成疑问句,如果能改换则是研究的问题,如果不能改换则不是研究的问题。再以“中学化学教材插图研究”为例,它无法改成疑问句,而“中学化学教材插图在教学中的运用研究”可改为“中学化学教材插图在教学中如何运用”。

  我市某区申报的课题为“基于大概念的中学化学项目式学习研究”,也没有提出问题。题目只表明研究的对象是“中学化学项目式学习”,但具体要研究什么问题无法从题目中解读出来。可试着把上述题目改为“基于大概念的中学化学项目式学习方式(或路径、校本教材的建设、教学的策略)研究”等。读者也可用前文所述的能否改换成疑问句的方式来检验。

二、文献综述不深刻

  文献综述,有时也称为研究现状评述,下面统称为文献综述。文献综述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综而述之,即只综合陈述而不评价;第二个层次,述而评之,即在阐述他人观点的同时,评价其观点;第三个层次,评而论之,不仅限于简单陈述和评价他人的观点,在此基础上再融入自己的见解,属于文献综述的较高境界。很大一部分课题申报者仍处于第一和第二层次。

  为改变上述现状,应做好充分准备。在广泛收集文献时,要注重“三权威”和“两原则”。三权威指权威出版社、权威杂志、权威作者。两原则:若一手、不二手;若直接、不间接。此外,提出与前人不同的观点,需要后续研究者具有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这需要在实践中不断体验才能得到提升。

三、研究范围不适切

  什么叫适切?简言之就是适合、贴切。做课题研究,往往需小题大做,以一个比较狭窄的领域作为切入点,深入挖掘、潜心研究,从中创立新方法、发现新思想、得出新结论、获得新启示。故在研究前应明确研究团队的专业能力、研究水平、爱好特长等软件条件,也要知晓环境设施、配套资金、仪器设备等硬件条件。以前文所举的“基于大概念的中学化学项目式学习研究”的区级课题为例,参与人员均局限于某个区县内,他们能驾驭如此宏大的主题吗?想必对于仅依靠某一区县内的中学一线教师所组成的团队是难以胜任的。

四、研究方法不对标

  在撰写研究方法时,要注意以下原则:第一,研究方法不宜太多。笔者曾看到某一课题用了9种研究方法,显然不切实际、大可不必,而通常数十万字的博士论文中所用的研究方法往往也仅有三五种。第二,研究的方法一定要围绕所研究的主题来展开,不能笼统、粗略,下面举两例加以说明。

  比如,某课题“中学化学课堂教学方法的差异研究”的研究方法是根据该课题研究范畴及研究内容,我们将尽可能采用问卷、访谈、跟踪调查、统计、分析、对比、文献等多种方法,着力于课题的研究,研究方法与形式的多样化,将会从更多的角度、层面为课题研究提供尽可能多的资料、数据和辅证。这种放之四海皆准的写法很容易从其他课题的申请报告书中套用过来,很显然没有切合研究主题,给人以抄袭和拼凑之感。又如,课题“重庆化学特级教师的教学主张及风格的传承研究”的研究方法:(1)行动研究法。通过对重庆化学特级教师进行听课(案例)跟踪研究、档案研究等,了解重庆化学特级教师教学主张、学术思想和成长规律等。(2)个案研究法。研究每一位重庆化学特级教师的个性化特点,从而总结出共性规律。(3)文献研究法。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查阅、分析、整理并力图找寻重庆化学特级教师教学主张、学术思想、教学艺术和成长规律的共性规律。很显然,后者对标研究的主题,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五、研究假设不合理

  不少的研究者不明白研究假设应该如何撰写。首先,要明确研究假设的概念。研究假设是指研究者在选定课题后,根据事实和已有的资料对研究课题设想出一种或几种可能的答案或结论,是对课题涉及的主要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的设想。其次,要清楚研究假设的标准。研究假设有四条标准:(1)能说明两个或两个以上变量的期望关系;(2)研究者应有该假设是否值得检验的明确理由;(3)假设应是可检验的;(4)假设应简洁明了。研究假设通常有两种写法。

  一种是把每一个假设分开罗列,如课题“教师关键化学学科教学知识提炼策略研究”的研究假设。假设1:关键化学学科教学知识是存在的。假设2:关键化学学科教学知识是可以提炼的。假设3:关键化学学科教学知识的解决对教师专业发展是有价值的。假设4:关键化学学科教学知识必然和课堂教学效果相关联。

  也可写成一段话,比如,笔者的研究课题“新高考背景下重庆市选考化学的学生生涯规划的指导策略研究”的研究假设为在当前的新高考背景下,如果对选考化学的学生进行生涯规划指导,将有利于提高学生生涯规划教育的科学性和系统性,对学生的成长、教师能力的提升都有重大意义。读者可用研究假设的四条标准对这段话进行比对和点评。


 

原创 钱胜 人大基础教育期刊社

详见人大复印资料《中学化学教与学》2022年第11期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