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第三十中学于1970年8月15日经苏州市工宣队总部和苏州市文教卫革委会工宣总(70)第10号,文教卫(70)办字114号文通知:“安源中学和精益中学合并,迁移延安区湖田小学原址,定名为苏州市第三十中学,由苏州市矿山机械厂派出工宣队”。学校当时占地面积 9.411亩,外操场土地面积5.67亩( 1978年被市计划委员会划归为房管部门作建设居民住宅之用);后随着事业计划增加,又三次征用私房土地。现学校占地面积为13.77亩。
1971年1月14日,中共苏州市革命委员会教育局核心组,教政字(71)第005号批复“同意建立中共苏州市第三十中学支部委员会,吴雪峰任支部书记,夏青锋任支部副书记。”
1972年8月7日,经苏州市革命委员会教育局政工组(72)教政字第102号批复:同意学校设立政治工作组,教育革命组,办事组。
1973年3月24日,中共苏州市革命委员会教育局核心组教核字(1973)第042号批复:同意建立共青团苏州市第三十中学总支部委员会。同年成立校教工团支部。
1978年8月23日,中共苏州市革命委员会教育局党组(78)教党组字第140号通知:撤销校革命委员会,任命娄乃文同志为市三十中学校长,周文祥同志为副校长。政治工作组改名为办公室;教育革命组改名为教导处;办事组改名为总务处。
1979年1月12日,中共苏州市革命委员会教育局党组教党组字(1979)第 013号批复:同意成立苏州市第三十中学工会委员会。1984年12月26日学校召开首届教职工代表大会。
1980年1月学校少先队建队,成立少先队大队部,学校设大队辅导员一人。
1981年7月27日,苏州市教育局、市劳动局、市医药公司教职字(1981)第176号通知:“确定市三十中学的高中部从今年暑假起改办为苏州市医药职业中学,与市三十中学为一套班子,两块牌子。”
1982年9月学校成立年级组,教师办公室由原来的按学科组分室,改为以年级分室,共分初一年级、初二年级、初三年级三个年级组,体育组独立。
1986年10月20日苏州市教育局苏教团委字( 1986)106号批复:同意建立共青团苏州市第三十中学委员会。1986年12月本校成立业余团校。
1990年8月16日,学校设置教育科学研究组(相当于校中层级),1997年10月,学校撤教科组,成立苏州市第三十学校教科室,为学校中层级教研机构,同时聘请五位教师为兼职教研员。
1998年8月医药职业中学归并入苏州市高级工业学校,学校为纯初中校,六轨制,18个班级。
1998年5月14日学校成立校务咨询委员会,由德高望重的资深老教师九人组成,主要工作是为学校工作出谋画策,提供发展资询。
2002年9月学校成立德育工作办公室属教导处管理,由教导处副主任兼职德工办主任,团队负责人与之合署办公。德工办主管学生德育、体育工作。
2004年9月,针对我校施教区地处城西,弱势人群蜗居,外来人员云集,大多学生家庭教育条件差,学习基础弱的特点,我们确立了“家园学校”的发展目标,树立了以民为本,办好平民、亲民、惠民教育,旨在“建设家园学校,服务一方社会”,为众多来自弱势群体的孩子营造和谐安全、充满温情的学习时空。时任副市长的朱永新同志欣然题词“建设家园学校,回报人民群众”。
2006年我校首推“德育导师”制,把普通教职工的角色转变为“德育导师”。教职工对结对学生从生活到学习实施全方位关爱,学校努力营造“有困难找德育导师”的良好氛围。2006年11月13日,副市长朱永新听闻此事欣然题词:“这是非常好的做法。今后应充分发挥学科老师在德育中的作用,导师制可以在中小学试行并推广。”
2010年6月,在市领导的关怀下,苏州市教育局发文批示在苏州市中小学推广“德育导师制”,2011年11月18日,我校被苏州市教育局设为“苏州市中小学德育导师首批示范基地”,王鸿声副市长为我校揭牌。
2010年11月,教育局党工委批复同意成立中共苏州市第三十中学校总支部委员会,下设文科支部、理科支部、离退休支部。
2010年11月18日,学校隆重举办了四十校庆。
2008年8月,学校审时度势,积极引导教师走教科研之路,针对当时大多教师苦干有余,巧干还有较大潜力的前提下,学校适时提出了“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有效教学的理念,提出了“一个坚持,三个不怕”(不怕困难、不怕阻力、甚至不怕失败,坚持将课改进行到底)的课改指导思想。
2011年8月,学校开启了第二轮课改实验,又提出了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养成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新一轮课改的指导思想,课改由部分年级、部分学科参与到现在全体教师、全学科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