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课堂管理秩序,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潜能得以释放,从而使教学的效果达到最优化,提高教学的效率。但我国的课堂管理,更强调步调一致、整齐划一,教师为了维持严明的课堂纪律和维护教师的尊严,对于课堂中的任何风吹草动,动辄就会给予惩罚和“规训”。这种规训式的管理方式随着时代的发展,其困境在当今时代的监视下一览无余。所以,从“规训”到“以人为本”的课堂管理范式的转变是时代的要求和呼唤。
一、“规训化”课堂管理的状况及不良影响
1.精细的课堂管理常规
“规训化”的课堂管理产生于工业化时代,在“科学知识最有价值”口号的感召下,科学主义及实证主义统治了整个世界。在工业化的流程之下,学校亦变成了一座加工制造“人”的工厂,教育成为一种“规训”的工具,学校中的课堂则成了“规训”的场所,作为学生主要生活的场所“课堂”严格按照工业的流程,通过制定精细而严密的规则来实现其目的。让我们来看一则课堂的常规:
(1)坐姿端正,左手背臂向下,右手臂搭在左手背上,右手臂向下,双臂平放在课桌边。
(2)做好课前的准备,摆好课堂用品与学习用品。文具盒放在桌子的正中,课本放在文具盒的下边,工具书和作业本放在桌子的右上方。[1]
教师同时要求“保持着笔直的身体,稍稍向左自然的前倾,肘部放在桌子上,不要遮住视线,可以用右手支着下颌。在桌下,左腿比右腿稍微靠前。身体与桌子之间应有一指宽的距离”。[2]在这种精细的规则和流程下,课堂按一定的流程按部就班地生产着一批又一批的“被驯服的肉体”。在这种过于精细的管理制度下,学生的身心受到严重的压抑,使得师生身心俱损。
2.“规训化”课堂管理下的不良影响
(1)学生的个性受到严重的压抑。“规训化”的课堂,教师更多的用权威的、统一的、规范的尺子去测量学生的水平,更注重纪律的严明与行动的整齐划一,长此以往便使学生失去了思维的自主和表达的自由,失去了安全感和成就感,不敢去想,更不愿去想。仅就发言来说,我们就不难理解,小学时争先恐后,中学时万马齐喑,高中时噤若寒蝉。这种“规训化模本”的后果是培养出一批批“人云亦云、千人一面、缺少个性的顺民”。
(2)造成师生关系的紧张。教师为了维护“整齐划一”的课堂及其权威,把学生概化为一个个毫无生命意义的“符号”,师生处于一种强制被强制的关系中。这种严重忽视学生作为“人”而存在的“规训”理念必然导致师生关系的紧张,师生共同生活在一种虎视眈眈、拔弩欲张的氛围之中。所以,我们不难理解在齐刷刷地写、齐刷刷地坐、齐刷刷地举手的背后会时常出现师生相争、相斗乃至相残的严重问题,我们不得不反思隐藏在其背后的诸多原因。
二、“以人为本”课堂管理的新观念
1.以民主效率为前提的管理观
“以人为本”的课堂管理必秉持民主、效率的管理观。课堂管理的重要目标是为课堂教学创造一个良好的课堂秩序,所以,既不能为追求效率而异化,亦不因盲目追求自由而失去效率。课堂管理应让课堂充满张力的同时,最大限度地解放课堂,释放学生的个性。无效率的课堂是不科学的,无民主的管理是“无人性”的,那种靠“压、罚”而得来的井然有序的课堂秩序,必然要付出沉重的代价。
因此,“以人为本”的课堂制度的确立应建立在师生民主、平等的基础之上,在协商、理解的基础上达成,在学生主体的参与下形成规则。规则是秩序的前提,秩序是课堂有效运作的关键,其建立的出发点应是关照学生的生命,使生命和谐地发展达到完善的统一。
2.师生互动的过程生成观
首先,“以人为本”的课堂管理反对“规训”条件下那种齐刷刷、静悄悄、整齐划一,扼杀个性的管理,而是一种师生交流与互动的过程。课堂管理通过师生与生生的交流与互动,促进课堂活动的有效展开,而非静止的空间。课堂互动是课堂管理的重要任务,课堂交流是课堂互动的前提,“以人为本”的课堂活动本身是一种寻求对话的实践活动,是信息交流的过程。所以,学生知识经验的获得、心智的开启、能力的发展,都依赖于课堂活动中信息的有效传递和交流。只有实现了课堂中人与人之间、人与环境之间自由的信息交流,课堂才会走向生机,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以人为本”。
其次,课堂活动也是一个教师和学生动态发展的过程。传统的课堂管理把课堂看作既定的形态,对此,多勒等人提出了课堂的生态系统观,认为“教师和学生就是生活在这个环境里的‘居民’,因而课堂乃是由‘居民’和‘环境’交互作用而形成的生态系统。”[3]课堂中人与人之间、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或相互影响就构成课堂情境中的互动。
3.“以人为本”的“教化”观
“规训化”的课堂管理是一种把人的本性抽离,去人化的机制与规则,他凸显为外在的规范、约束、操纵和规范。而教化是基于人内在的主体化之需的对话与互动,其实质是唤醒人的内在精神,促进受教育者精神的健康成长。
从一定意义上而言,人是一种精神的存在,所以,“以人为本”的课堂管理应充分体现人在自由条件下的精神创造,而教化更尊重学生的自由精神的特质,更“关注人的内隐精神世界,关注教育中的精神品质的提升”。[4]所以,教化是内在于精神世界并且裨益于精神世界的,“以人为本”的管理不是简单的灌输、接受、训斥与操纵,应基于人的基础上,对人的“精神的守望与援助”,从而促使个人的人格的“生成”和“灵魂”的唤醒。
三、“以人为本”课堂管理的实现
1.摒弃单纯的行为管理,走向心理管理
首先,教师应深入地分析了解学生。每个学生都有其生活的背景、个性及先天性的素质,教师应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了解学生的各种合理的需要,从而适时地满足学生合理的生活与心理的需要,进而积极引导发展高层次的需要。教师对学生合理的需要应主动服务,热情的鼓励,而不能漠然视之。
其次,教师应注意学生人格的塑造。教师应强化学生的角色意识,加强学生的自我修养,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塑造健全的人格、陶冶高尚的情操、注重个性的锻炼、消除心理障碍,正确对待生活学习中的挫折,从而使学生自身的价值得以提高,促进师生的心理沟通,进而实现和谐的课堂管理。
2.由封闭型管理,走向开放式管理
首先,是管理理念的开放。教师应转变观念,意识到管理并非仅仅为了“管住”学生,让学生处于齐刷刷、静悄悄的状态,而应是给学生创造更大的发展空间。改变在“规训”管理模式中的权威的管理作风,尊重学生的意见和要求并虚心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进而调动其参与意识。
其次,是管理方式的开放。课堂管理规则的制订,应通过班会、班委会、座谈、个别了解等多种渠道,鼓励学生积极发表其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制订。让学生充分意识到自己是班集体的一员,自己的表现关系到集体的荣誉。教师和学生共同分享权力并进行问题决策,从而营造积极参与管理的班级氛围。
3.强化自我意识,走向自我管理
课堂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这也是课堂管理人性化的最终体现和目的。
首先,强调自我的导向。教师应帮助学生确立自我的发展目标,由自我发展的目标进而强化自我管理的动机。教师应把对学生的期望逐渐地让其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驱动力,并帮助其认真实施自我的管理计划,并监督其执行的情况,从其不断的进步中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其次,引导学生自我控制。包括让学生主动地认识自我、调节自我和评价自我,并进而达到监督自我,提高自我管理水平的目的。
总之,“我们需要的不是规训,而是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的纪律。课堂需要纪律,但纪律不是为了安静的秩序,不是为了维护教师的利益。更不能由此压抑学生生命的需要。‘最高的规范就是自由’苏霍姆林斯基这句名言告诫我们,纪律必须为生命的自由发展服务”。[5]“以人为本”的课堂管理应关注不同的学情,看到管理中的多样性与不确定性,努力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从而实现课堂管理的“以人为本”。
参考文献
[1] 张文学.从一则常规看课堂的管理.中小学管理,2003(3).
[2] 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刘北成,杨远婴译.生活读书知新.三联出版社,2003.
[3] W.Doyle(1986),Classroom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 InM.C Willrock. Handbook of Researchon on Teaching, New York: Macmillan.
[4] 刘春花.从规训到教化:当代道德教育的人性回归.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5(5).
[5] 冯建军.生命与教育.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