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理论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教师频道 >> 教研理论 >> 正文

一线教师撰写研究报告的功能、误区及对策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06年10月22日     点击数: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小幼一线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逐步加大了研究的力度,他们有意识地把工作中的问题转化为课题,并在有关部门的指导下立项研究,其研究过程越来越规范,研究质量越来越高,研究效益逐步显现。然而,不少研究者却对撰写研究报告头痛不己,他们宁愿思考、研究,喜欢在研究中改进工作,乐于把研究中的零星感悟和阶段性思考记录成文,而不愿意撰写研究报告;或是勉强写出了研究报告,却不尽如人意,自己不愿再看,别人更不喜欢阅读。不少一线教师因为研究报告难以撰写而对参与以后规范性的研究活动打了退堂鼓,继续参与课题研究的热情与兴趣也大打折扣。因此,必须思考和突破中小幼一线教师撰写研究报告这一难点,才能保持和激发一线教师长期成为研究者的持续动力。为此,本文仅就中小幼一线教师撰写研究报告的功能、误区及其对策提几点看法,以便和同行研讨。
  
  一、中小幼一线教师撰写研究报告的功能:促进反思与发展
  
  (一)一个立足点:特定的功能源于特殊的价值取向。  
  
  对中小幼一线教师撰写研究报告的功能分析,应立足于中小幼一线教师从事教育科研,特别是课题研究的特殊性和与之相应的价值取向。由于职前培训的缺陷,中小幼一线教师大多不是专门的理论工作者,他们没有扎实的科学研究根基,缺少专业性很强的科学实验知识,其研究方法、研究过程和研究结论难以像理论工作者那样“科学严谨,精益求精”;一线教师工作量大,教育对象千变万化,极其复杂,无论多么完美的理论建构和多么周密的实验假设,在生动活泼、复杂多变的教育教学现场也可能苍白无力;演绎式的、推理式的、纯自然科学的研究范式不适合中小幼一线教师;再加之受现行中小幼教师管理和评价体制的影响,一线教师的首要任务是完成手中的具体工作,而不是研究,当工作与研究发生冲突时,首先考虑的还是工作,因此,那种把研究与工作割裂开来,纯粹著书立说式的、书斋式的课题研究对中小幼一线教师不但补益不大,而且贻害无穷。由此看来,中小幼一线教师课题研究的特殊性取决于教师知识结构、教育对象和工作任务结构的特殊性,其课题研究的价值取向应该是:结合实际问题,开展专题研究;促进自己思考,改进日常工作;总结有益经验,促进科学发展。基于中小幼一线教师进行课题研究的特点和特定的价值取向,其撰写研究报告的功能与理论工作者、专家等应有较大的不同,只有分析这种不同,把握住撰写研究报告的特殊功能,才能进一步明确研究报告的写作方向。
  
  (二)两种基本功能:反思与发展。
  
  根据中小幼一线教师进行课题研究的特殊性和特定价值取向的分析,他们撰写研究报告的基本功能应主要定位在促进研究者与同行的反思和发展两个方面。
  首先是反思功能。一篇成功的研究报告,既是研究者对过去研究活动的反思,又是在反思活动中进一步提炼出的理性思考和经验,这些思考和经验不但对研究者今后的发展有促进作用,而且有利于引起同行的反思,促进同行在相关方面的更好发展。因此,中小幼一线教师撰写研究报告要发挥如下反思功能:一是在反思中体验。体验研究过程中的得与失、苦与乐,乃至喜与悲,让撰写研究报告的过程成为研究情感的体验过程,使研究充满真实感人的人文色彩,以进一步激发后续研究的动力。二是在反思中总结。反思课题组在本专题研究的过程中,有关教育教学改革实践的所思所议、所作所为,看看哪些思考和做法必须在以后的日常教育教学中继续坚持,需要哪些保障条件;哪些思考和做法还有欠缺,不宜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推广,需要继续完善和改进。三是在反思中看研究过程的重大变化。反思研究与实践过程中的几次大的变化,及其对后续研究与实践的影响,比较实施过程和方案设计的差异,分析发生这种差异的深层原因,从中总结经验和教训。四是在反思中看研究的实践效益。审视自己在这一专题的研究中解决了哪些实践中的问题,日常教育教学得到了哪些改善,取得了哪些效果,对这些效果是否满意等。
     
  除了研究者在撰写研究报告的过程中不断进行自我反思以外,研究报告的反思功能还包括引起他人,特别是同行的反思。事实上,研究报告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研究者自己的促进作用;二是对同行的启发与借鉴价值,能较为成功地引起同行反思自己的工作,激发起同行改进自我工作的欲望,并能在研究报告的启发下改进自己的相关工作。要能引起同行对自己研究报告或研究成果的充分注意,必须在三个方面不断反思和强化:一是问题的普遍性。即研究所解决的问题是否具有普遍性和现实性,是否是大家关注而又难以解决的问题。二是措施的普适性。即解决问题的理念、操作思路和办法在多大范围内能够使用,研究出的成果适用范围越窄,越难引起他人的注意,其研究的价值也可能因此削减。三是效果的真实性。即本研究中的实践效果是否真实、可靠,所描述的实践效果与本专题研究中提出的措施有多大的关联度,是否直接呈正相关,陈述的改革措施是否对实践效果具有真实可靠的促进作用等。  
  
  其次是发展功能。研究是为了促进日常工作的更好发展,好的研究报告既要能展示出已有的发展情况,又要具有进一步促进发展的价值与功能。这种发展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实践变革。即从研究报告中能看出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不断改革与发展,具有围绕研究专题不断发现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发展过程;如果只有逻辑思辨式的或纯文献式的研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实践变革,看不到日常工作在某一方面的发展,这种研究不是中小幼一线教师所追求的。二是思维发展。即从研究报告中能看出研究者的思维发展过程,研究者能围绕研究的专题,结合实际研究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不断深入思考,将研究和解决问题的理念、思路与策略变得越来越具体,问题的收敛程度越来越高,对自我思考和实践现象的概括越来越强,其认识水平的发展过程清晰可见。三是效果提升。即在实践变革和思维发展的过程中能看出研究效果的发展与提升情况。随着实践变革的进一步推进和问题思考的具体深入,改革的效果也应随之发展和提升,只有效果得到了不断提升,整个研究才具有了经得起考验的发展价值。四是铺垫基础。即对后续研究与实践变革铺垫了较好的发展基础,在本研究中发现了新的问题,碰到了新的困难,为后一步研究指出了方向,并在学术和人力等方面具有发展后劲;与此同时,本研究还有利于改进和发展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五是借鉴价值。即对他人改进实践工作和深化相关研究具有启发和借鉴意义。
  
  (三)五大区别:一线教师与纯理论工作者撰写研究报告的差异。  
  
  基于中小幼一线教师所写研究报告的上述功能和基本要求,他们所撰写的研究报告与纯理论工作者撰写的研究报告就应有较大的不同。
     
  从写作目的看,一线教师的研究报告,重在反思和发展与研究专题密切相关的日常教育教学工作,多是对现实问题的描述和解决;纯理论工作者重在建构新理论,提出新思想、新思路和新的操作构想,多是对前沿问题的描述和解决。  
  
  从思维方式看,一线教师的研究报告多以归纳为主,适当穿插演绎,其主要方式是回顾自己的研究历程,从实实在在的研究与改革活动中去反思、总结和提炼,其结论多从事实中来;纯理论工作者则往往以演绎为主,讲究思维的严密和推理过程的清晰程度,他们也重视教育事实,但多为证明已有的观点而存在,或从中发现新观点。  
  
  从主体内容看,一线教师的研究报告多是对实际问题的描述,对解决实际问题的理念、思路、策略和具体办法的介绍,对实践改革效果的说明等,能从中看出研究发展和实践变革的过程,过程与结果并重;纯理论工作者重在对自己的观点、看法和设想进行介绍、推论、论证或评价,多是思辨性和结论性的内容。
     
  从行文风格看,一线教师多采用夹叙夹议和说明的方式,叙述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一个又一个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介绍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效果等,常常用大量的案例诠释研究者对某一问题的理解、主张和做法;纯理论工作者多采用议论的方式,其基本结构多为“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三段式,强调观点新颖、论据翔实、论证有力。
     
  从对研究报告的评价看,一线教师的课题研究成果不能仅仅只看研究报告写得怎样,而应注重对研究活动本身的评价,应通过研究报告分析这项研究是否与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紧密结合,是否真正改进和发展了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是否总结出了有利于促进反思和发展的经验与教训,而不能仅仅局限于研究报告的文字本身评价这项研究的好坏,中小幼一线教师的研究一定是在实践中“做”出来的,而不是脱离实践变革“写”出来的;纯理论工作者的研究报告重在看其填补了多少“空白”,提出了多少有冲击力的观点,其论述是否系统等,其文本质量非常重要。
     
  从中小幼一线教师和纯理论工作者撰写研究报告的上述区别看,一线教师的研究报告受自身研究特点和特殊价值取向的制约,应该体现出自己的特点,强化和实现自己特有的反思与发展功能。
  
  二、中小幼一线教师撰写研究报告的误区:七个不足  
  
  从中小幼一线教师目前所撰写的研究报告看,为数不少的研究者未能抓住自身研究的特点和特殊的价值取向,未能把握住“促进反思与发展”这一基本功能,区分不了一线教师和纯理论工作者撰写研究报告的区别,出现了功能异化、目的偏离的现象,主要表现为以下七个方面的“不足”。
  
  一是问题泛化,本土性不足。  
  
  如前所述,一线教师的研究重在解决自己的问题,只有解决了自己所面临的实实在在的问题,才可能为别人提供有益的经验。既然研究起源于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的现实问题,研究报告对在研究过程中所要解决和已解决问题的描述就应突出“本土”特点,是研究者自己、所在单位或身边存在的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从目前的研究报告看,一些研究者似乎不是在解决自己的问题,而是在新潮流或新术语中去追风,缺乏解决现实问题和本土问题的意识,研究报告中所陈述的问题泛化而不具体、空泛而不实在,不知道本项研究到底要解决研究者的什么问题。当然,注意新潮流、新术语、新思想,将新的改革思想和信息引进自己的教育教学未尝不可,但一线教师的多数研究应该根植于自己在引进和运用先进思想时遇到的具体问题,研究报告就是在回顾和反思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基础上形成的。例如中小幼一线教师研究创新教育,如果仅停留在论述和介绍创新教育对中小学生如何重要,创新教育的概念、原则,实施创新教育的策略、途径、保障措施等,这种研究所要解决的创新问题就显得空泛,缺乏“本土”特性。研究者可以运用创新教育的有关思想、要求、原则和价值取向等,审视自己的课堂、班主任工作、学校管理等日常教育教学活动现状,从中发现存在的问题,然后将这些问题概括起来,形成研究专题,有关创新教育的研究报告就围绕这一研究专题所要解决的问题展开,论述和介绍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性、原则、思路、实施策略和保障措施等,这种研究报告所谈的问题就具有了一定的本土性。
  
  二是演绎太盛,实践性不足。  
  
  演绎和归纳是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在任何一种研究活动中,这两种思维方式都相辅相成,不能截然分开,只是分量不同而已。就一线教师的研究而言,研究方案的设计阶段以演绎为主,辅以归纳;研究报告的撰写阶段以归纳为主,辅以演绎。因此,中小幼一线教师在撰写研究报告时,要善于从众多的与研究专题密切相关的实践变革活动中去提炼、概括和归纳,以大量鲜活的研究活动、实践活动为基础,反思已解决的问题,归纳解决问题的思路、途径与策略,总结研究和解决问题的体会与感悟,辨析实践效果等。所有这些,都不是凭空推断和逻辑演绎,而是以日常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为深厚基础的,成功的研究报告能让读者看到研究者围绕研究专题的不断实践和实践之后的反思与收获。然而,不少一线教师的研究报告至今还处在演绎阶段,首先表现在逻辑起点错位,从概念到概念,从观点到观点,而不是从实践事实到概念、到观点,给人一种“只想未做”的感觉;其次是泛泛而谈,说理成分居多,围绕研究专题解决实践问题的操作策略少,或虽谈到了操作策略,但没有指向具体的问题,操作办法和操作注意事项模糊笼统,难以借鉴;第三是引述别人的太多,缺乏自己的真实感悟与做法,研究报告里的内容在其他著述中似曾相识,或大段大段引述原文,难以见到自己围绕研究专题的独特感悟与有针对性的做法,其根本原因在于缺乏研究者的具体实践。
  
  三是只重研究,变革性不足。  
  
  如前所述,文本研究和实践变革是不可分割的。中小幼一线教师的研究是为了促进教育教学实践的不断变革与发展,它采用的是将研究与工作结合起来,用研究推动工作,用工作深化研究的思路。因此,其研究报告既要反映出研究过程,更要反映出实践变革的过程,并能有意识地将两者结合起来。然而,一些研究者记住了文本研究,却忘记了实践变革,他们所撰写的研究报告能够反映出文本研究的发展历程,却难以见到实践变革的不断推进,只有文本思辨,没有实践变革的研究,不是中小幼一线教师所需要的研究。有课题组在《研究性学习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研究》的研究报告中,阐述了研究者认识“研究性学习”这一内涵的发展过程,对研究性学习这一概念的多次界定,课堂教学引进研究性学习方式的基本内涵、原则、模式构想、课内与课外的关系处理原则与办法设想等。阅读研究报告,可以感受到研究者在不停地思索,不断让研究专题中的核心概念变得清晰而具体,并围绕核心概念提出了操作构想,研究思路清晰,其研究发展过程历历在目,从逻辑推演的角度看,应该是一篇好的研究报告。但是,这种研究过程是如何促进日常教育教学实践的变革与发展的,在这一专题研究的过程中,研究者是如何观察课堂教学现状,如何比较研究性学习方式与现有课堂之间的差距,如何在这些差距中发现关键性问题,如何在研究性学习相关内容的启发下找到解决关键问题的措施,措施是怎么实施的,实施效果如何,有哪些措施需要调整和改进,日常的课堂教学发生了哪些新的变化,发生新变化后要进一步实施研究性学习又有哪些具体困难,原有的实践措施又需要如何发展等,却没有在研究报告中反映出来,因而不是一篇好的研究报告。只有把对课题的理性思考过程与实践的变化发展过程结合起来,才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文本与实践、想与做分裂的“假科研”现象。
  
  四是事实有余,概括性不足。
     
  即在研究报告中展示了一系列的研究和实践案例,列举了非常丰富的教育研究和实践改革的鲜活事实,但缺乏提炼和概括。首先表现在事实的结构功能不强。即事实零散,排列无序,整体结构功能较弱。一些研究报告虽有多个鲜活的事例,但缺乏一个集中而鲜明的主题,少了一条贯穿各个事实的线索,事实的详略和先后安排缺乏整体考虑,致使多个教育事实缺乏一个统帅的灵魂,显得散乱而无法形成一个整体,不能有力地阐释所要研究的专题。其次是事实缺乏分析。即对每则事实的意义挖掘不够,未能从所研究的专题出发分析事实发生的背景和所隐含的教育问题、教育意义、教育理念、操作思路、操作策略等,叙的成分较多,议的成分不足,致使研究报告的理性思考缺失;一些理论工作者和专家认为中小幼一线教师的研究缺乏理论色彩,“上不了档次,难登大雅之堂”。事实上,一线教师在研究报告中增加理论成分,绝不是照抄照搬、生吞活剥别人的理论观点及其阐述,更不是引述和生造词语越多,报告的理论性就越强;一线教师研究报告的理论性主要体现在研究者围绕研究专题,对已经发生的教育教学改革事实进行深入合理的分析,分析得越透彻、越有说服力、越有概括力,研究报告的理论色彩就越足,就越能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较为充分地体现“研”的成分。第三是事实缺乏代表性。即在研究报告中列举出的事实缺乏必要的选择,由于事实的代表性不强,其分析所得出的结论就缺乏概括力和说服力。事实上,在研究和实践的过程中,只要留心观察和思考,便会发现许多有意义的事情,在研究报告中不可能一一罗列,这就需要研究者围绕研究专题的核心内容,解决的核心问题和所要阐述的核心观点与操作策略,筛选教育教学改革事实,选择那些能直接呈现上述内容的事实,详细阐释和分析,如果只能间接阐释上述内容,则只需概括叙述或省略。
  
  五是注重结论,过程性不足。
     
  如前所述,一线教师的研究重在过程中的思考、改进和体验,其关键是围绕研究专题,思考和改进现有工作,在此基础上总结提炼自己的心得感悟与操作办法。因此,过程中的“做”是一线教师从事教育科研的关键所在,离开了这一重要环节,其研究的效益与意义将会大大削减;“写”是“做”之后的必然结果,是对“做”的恰当反映,对一线教师而言,著书立说、写研究报告永远是第二位的,是“做”之后的附带成果。基于这种观点,中小幼一线教师所撰写的研究报告就应展示研究与实践变革的过程,要展现出实践和研究过程中遇到的困惑、经历的曲折、所解决的新的实践性问题、经历了几次大的变化与发展等,特别是对关键性问题的思考、解决过程要有相应的文字记录。然而,一些研究报告却忽略了研究与实践变革,特别是实践变革的发展过程,将报告内容定位在最后得到的结论上,静态地呈现出本研究最后的理性思考、操作思路与操作策略,即使出现了一些事例,也只是对某种观点和操作方法进行说明,而体现不出研究与实践的发展过程。这种只重结论的、静态的研究报告往往可以靠文字推演完成,其研究过程的真实性难以保证;与此同时,由于缺乏发展的具体过程,不利于读者体会、揣摩,对同行的启发和借鉴意义大大衰减,促进同行反思和发展的功能也将大大弱化。
  
  六是效果宽泛,相关性不足。  
  
  即是在表述本研究的实践改革效果时,缺乏必要的选择。首先表现为效果与成果混淆。一项研究的成果,主要指已经验证的、能够解决与研究专题密切相关的某一现实问题的方案,它包括对某一教育问题的认识、解决问题的理念、思路、策略、具体办法与感悟等,侧重于认识和操作两个方面的经验与教训。研究效果是指在实施某项研究时,所进行的教育教学管理变革给日常工作带来的相关变化,这些变化的具体表现就是研究效果。可一些研究者没有把成果和效果区分开来,把效果泛化为成果,不能从“变化”上去分析和描述本研究的效果,看不出本项研究的实践变革意义,从而弱化了本项研究的价值。其次是所描述效果的相关性不强。即是指本研究的研究主题、解决问题的方案、实践变革的核心内容与最后的实践效果不匹配,彼此的一致性和整合程度较低。一些研究报告把学校、教师或学生的各种变化呈现出来,分不清哪些是本专题研究所取得的直接效果,哪些是其他措施带来的变化。如前所述,一线教师主要结合工作中的实际问题进行专题研究,一个专题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往往是有限的,研究报告所展示的实践变革效果也是有限的,其核心内容应是与研究专题直接相关的,是对研究专题中关键词的回应和解析式的描述,是与关键词密切相关的改革变化情况;其余的变化可能是间接效果,也可能是其他举措带来的效果,如果是间接效果,则简略地加以描述,其他的则不宜在本专题的研究报告中陈述。例如《成功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研究》,其效果表述的重点:一是教师教学理念、教学设计思路、组织课堂教学、对学生学业成绩的测查、对学生动力的激发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等方面发生了哪些变化?这些变化是否体现了成功教育思想?是否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与质量?二是课堂教学现场,如课堂结构、课堂氛围、学生活动情况等发生了哪些积极的变化?在哪些方面促进了学生的成功体验,并让他们获得了哪些成功?这些变化与成功教育的实施是否直接相关?三是学生学习的精神面貌、学习信心、学习的成功体验如何?学生得到了怎样的发展?这些发展哪些与实施成功教育密切相关?抓住这三个方面描述即可,至于学校的发展、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等方面的变化在本研究中则不宜列出。
  
  七是套用格式,个性化不足。  
  
  中小幼一线教师的教育科学研究从总体上看属人文学科研究范畴,再加之中小幼一线教师从事教育科学研究的特殊性,其研究报告的表述方式与核心内容就应有自己的特点。然而,由于一线教师在教育科学研究方面未能形成自己的主张和评判标准,过分依赖专家,在研究报告的表述上往往模仿和套用自然科学研究或某些理论工作者所采用的研究报告格式。特别是近年来多采用“问题的提出或研究背景”、“理论或政策依据”、“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阶段”、“研究成果”、“研究效果”等框架,结构相同,流程相似,千文一面,呆板无趣,体现不出研究者自身的个性与研究专题的基本特点,致使不同专题的研究报告出现不同程度的雷同,可读性差,研究者花费了大量心血所撰写的研究报告难以引起读者的兴趣。同行连阅读的兴趣都没有,何谈研究成果对他人的反思与发展价值。
  
  三、一线教师撰写研究报告的对策:七条建议  
  
  明确了中小幼一线教师撰写研究报告的功能,其评价标准也应发生相应的变化,其最重要的评价标准是,看其是否具有促进自己和他人反思与发展的功能,也就是这份研究报告解决了多少实践性问题,能让多少人理解,能让多少人感动,能让多少人反思,能促进多少人发展。根据这一评价标准,我们对撰写研究报告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主体内容。紧紧围绕研究专题,阐明了为什么研究、研究什么、怎么研究的,通过哪些具体措施促进了实践变革与发展,在这一研究中获得了哪些新的认识,形成了那些观点,实践效果如何等。其核心内容是解决具体问题的新措施、新认识、新观点和实践改革效果。
     
  二是问题聚焦。即围绕研究专题梳理出了实践变革中的具体问题,首先是研究准备阶段最初感受到的原始问题,即是什么现实问题促使研究者萌生了研究这一专题的想法;其次是研究实施阶段遇到了什么新问题,即在解决原始问题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无法避开的新的现实问题,研究者必须解决了这些问题之后,才能突破解决原始问题的一些关键环节;第三是对已有问题的反思,即是研究结束后,重新审视研究和实践过程中解决的诸多问题,看看这些问题的内在联系是什么,哪些是最为关键的问题,必须解决,在本研究中是否用了最好的办法,效果是不是最佳等。要在研究报告中处理好这三方面的问题,必须围绕研究专题中的关键词筛选和聚焦现实问题,即问题有重点,主攻方向明确,与研究专题的相关性强,不散乱、琐碎。除了问题聚焦感强以外,还应有问题发展的主线,即聚焦之后的问题是逐步发展的,不是一个静态的死的问题,因为实践变革是在不断变化的,只有问题不断发展,改革和研究才会不断深入。
     
  三是发展变化。即在研究报告中反映出了与研究专题密切相关的实践变革状况,首先是实践变革的几次大的发展阶段,每一阶段的突破和进步体现在哪些方面,这些实践上的突破与进步和研究活动的发展是如何联动的;其次是通过常见常用的手段分析和描述出与研究专题密切相关的实践方面的发展变化,如分析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行为、教后反思、教学感悟、论文、习题设计、学业水平测查方式与内容设计、班会课设计等,分析学生的活动情况、学习状态、作业设计和完成情况、平时的一言一行等,通过观察、分析与描述,在日常教育教学的发展变化中展示本研究的效果,体现本研究的实践发展价值。对于专业性很强的量表或精确度要求很高的各种测量,则量力而行,根据需要而定,不是非用这种方法不可。
    
  四是概括提炼。即对与研究专题密切相关的现实问题,解决问题的理念、思路、途径、策略、办法、保障条件等要进行一定程度的抽象概括,概括程度越高,越具有普适性,就能促进更多的人反思与发展。但是,概括提炼必须以已有的实践变革事实为依据,既不能凭空捏造,也不能任意拔高,更不能晦涩难懂、不知所云。因此,在概括提炼的表述方面通常采用夹叙夹议的方式,使其概括有据、提炼有理、内容实在、令人信服。  
  
  五是相关度高。即研究专题,专题中的核心词,要解决的问题,解决问题的理念、思路、做法,实践变革效果等相互吻合,彼此关联,没有或很少游离于研究专题的内容,研究报告的整体结构感很强。在筛选有关内容时,应以研究专题中的核心词为依据,首先分析这些内容与核心词的关联程度有多高,关联程度愈强,在研究报告中的地位就愈高;其次是分析前后内容的因果或相互制约的关系,措施是直接针对本研究中所要解决的问题的措施,效果是运用这些措施变革实践后所取得的效果,问题、措施、效果是相互制约,甚至是互为因果的,如果彼此间的制约关系不强,有关内容则不宜在本研究中出现。
     
  六是鲜活感强。中小幼一线教师的研究植根于活生生的现实和火热的实践,其研究报告也应有鲜活的现场感。首先表现在研究报告列举了具有说服力的生动丰富的案例与实践变革事实,这些事实和案例与研究报告中的其他内容相关度高;其次是变静态的说明为动态的描述与介绍,是一份在不断发展和深入推进中不断归纳、总结和反思的研究报告;第三是有感情介入,充分体现人文特点,用感情书写自己的研究报告。
     
  七是有可读性。能打破已有的格式和套路,能根据研究者的写作风格和研究专题的特点,选择适合于自己的表述方式,多写自己在本研究中的独特感悟与做法,尽量避免生造词语和过多引述他人的话语,有意识地运用清新活泼的语言,准确而有感情地表述自己的研究过程、研究收获和研究效果等,使研究报告具有可读性和吸引力,在同行愿读、喜欢读的前提下促进他们去反思和发展,以提高研究报告的解释力和影响力。
     
  随着教育科研的不断推进,中小幼一线教师的教育科研将会逐步形成自己的评价标准,其成果表述也会不断具有自己的特点与个性,并逐步走出不切实际的盲目模仿阶段。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