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建平
认真拜读朱永新先生的《致教师》,一封封信,是对教师的殷殷期盼,是对教育事业的真诚热爱,尤其是那种对工作的激情跃然纸上。
作为一名老教师,我也曾走过弯路。日子久了,在职场摸爬滚数年,激情早已成为“奢侈品”,工作仅仅是“为稻粱谋”,加班不过是出于无奈。工作不再有乐趣,不再有激情,“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也成为教师行业许多人的日常状态,而我就是其中的一员。年轻教师本该有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在这种工作状态下被点滴扼杀。刚参加工作真是意气风发,可是日子一长对什么都无所谓了,对领导的批评表扬无所谓,对同事的跳槽升职也不关心,不觉得多么痛苦也不觉得多么开心。跟更多年轻人一样,因循着既有的人生路径,在“枯燥乏味”和“现世安稳”中追求一丝平衡。每天用一张扑克牌似的脸,机械的应付着每一项任务,每一张笑脸。直到有一天,在一名即将转学的学生周记中我看到了这样一段话:“我和我最好的朋友一起聊天,一起谈论将来,一起讨论数学题,说着说着就谈到我转学的事。怀着对未来的憧憬我们一起谈心了很久,那段时间我们都哭了,虽然彼此没看见但都知道,还谈到老师你。他也肯定了你--这位好老师。我非常享受那段时间,没有顾虑,敞开心扉……”这段文字竟然看的我热泪盈眶,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颤,没想到一位性格孤僻的学生竟然内心的情感这么丰富。而我跟他几次短暂的交流,竟然让他对我有这么高的评价。真的是原本只想撷取一片枫叶,他却给了我整片枫林。我不禁感慨万千,自己并没有做太多却有了这样可贵的回报,如果我能将冷漠的外衣抛掉,用热情的笑脸和真诚的心去对待每一个需要帮助的孩子,那会是怎样一片景象。
如今的我,每个工作日都穿梭苏州繁忙的街巷上,又新接手了一个后进生特别多的班级,即使我倾尽全力的在努力着,班级里还是会有问题,我从来不会认为哪一种教育方式是万能的,但是,起码我的这群孩子们每次在冲动的犯错之后,他们会有一点内疚,知道自己冲动之下做了不该做的事情。只要在认知上能有对与错的区分,能够有意识的来纠正自己的言行,虽然有时候管不住自己,但是我都允许他们犯错,愿意与这群孩子一起成长的。作为一名学子,这些孩子自记事那天起,就背负着父辈沉沉的希冀和自己魅力的梦想跋涉在求学路上。这些年轻的生命鲜活而明亮,我们有什么理由去用冷漠浇灭那一双双热切的眼眸。叶老的教育理念又让我的思想得到了升华。
当然,尽管每一天我都在用心去做,但我承认其中也有许多失败的案例。也并不是所有的付出都会有回报,我也曾经抱怨过。但是在一个充满正能量的学校,看着自己身边一个个在班主任、德育导师的岗位上跋涉了那么多年的老教师,我逐渐也明白了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辛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不容易。每一个一路走来的人都有一段沉默的时光,是那一段时光,不抱怨不诉苦,最后渡过了这段感动自己的日子。我也希望自己传递给他人尤其是我的学生一种欣欣向荣的,积极健康的正能量。
当我想到这个世界上的许多人在许多角落的许多日子里,不改初衷,贞守信念的艰难前行,就觉得这世界着实可爱和充满希望,是他们漂亮的撑起了自己为人立世的骨架,也撑起了我们教育界的脊梁,我一直特别喜欢一句话“I love you not because of who you are,but because of who I am when I am with you.”--我爱你们并不是因为你们是谁,而是因为我喜欢与你们在一起时的那个我。继续跋涉在教育教学路上,终生无怨无悔。
2017年9月8号